8月6日来到上海人民城市展示实践馆聆听“人民城市·杨浦大师课”第四讲的观众们太幸福了!不仅听到了上海昆剧团团长、一级演员谷好好的艺术人生故事,更看到了上海昆剧团青年艺术家的精彩表演,在她的现场指导中感受“名师出高徒”的严格和敬业精神,还举一反三地学到了拍照摆POSE的“秘诀”。谷好好和弟子的精彩演绎与现场教学,让现场的百余位观众再也坐不住了,一大半人都站了起来,伸长脖子想要瞧个仔细,热爱戏曲文化的小朋友们更是干脆跑到了讲台侧,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杨浦大师课已经办了四场,这么热闹的还是第一次!
抠细节的现场教学令观众受益匪浅。孙云摄(下同)
谷好好是著名的昆曲艺术家,作为一名刀马旦,她演绎的扈三娘、铁扇公主、王昭君等经典角色深受戏曲爱好者认可和欢迎。不过,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持之以恒的努力。
她拿出一张黑白老照片回忆说,自己刚开始学艺时,要像杂技演员一样练“拿大顶”,也就是要用双手支撑全身,两腿向上举过头顶,虽然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,却是很吃功夫的。从最初师傅帮忙举腿,到自己独立坚持一分钟,再到坚持五分钟,真的是越来越难,全靠一口气支撑着,才不会从凳子上摔下去。“戏曲界有句行话:说书的凭嘴,演戏的凭腿。”除了练“拿大顶”,还要把腿笔直举过头顶贴在墙壁上,每个学员都练得韧带生疼,眼泪水哗哗地掉下来,日积月累,练功房的地板都被泪水泡得发黑了。
“一天不练自己知道,两天不练搭档知道,三天不练观众知道。成功没有捷径,只有吃苦,但是,一切的努力都是在为明天做准备,不会被浪费。”看到现场有许多小观众,谷好好拿出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要刻苦发奋。她说,自己最初学的是闺门旦,但是听到旁边房间武旦组传来震天响的“当当当”锣鼓声,真是好生向往,觉得这才是适合自己性格的行当,经常在练习时借口上厕所溜出去看武旦训练。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”,正好当时一出《挡马》的新戏需要挑选一个腿功好、能“控腿”的武旦,却在现成的武旦学员中找不到合适的,有舞蹈基础、擅长“控腿”的谷好好闻讯后,大胆地找到老师毛遂自荐,终于转行做起了武旦,从“杜丽娘”变成了“扈三娘”。她记得,老师曾问她“学武旦很苦,怕不怕”,她斩钉截铁地回答说:“不怕,做自己喜欢的事,再苦也不怕!”
谷好好声情并茂、细节丰富的分享,让观众们放下手机,聚精会神地沉浸在昆曲艺术的世界中。在互动环节,大家也踊跃提问,谷好好就昆曲艺术鉴赏要领与当代传承等话题,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细致解答。现场有不少小戏迷慕名而来,还有一位小观众特意打扮上了戏曲装扮,谷好好也结合“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”的讲座主题,鼓励更多年轻一代走近昆曲上海配资网,感受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,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