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16日,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南极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内部信,庆祝公司成立32周年。信中,他详细描述了南极的美景,引发了一些员工的反感。有人透露,纪念日当天,他们还得加班处理续课方案,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时,心里只觉得有些讽刺。而外界的讨论则主要集中在信中表达的细节以及职场之间的反差。细心的网友还统计了,信中提到我达17次,南极提到5次。 视频中,俞敏洪还透露了他是乘坐夏古号邮轮前往南极的。一家旅行社的客服表示,这艘邮轮是从巴黎出发的上海配资网,整个旅程持续20天,每个人的费用大约需要30万元。夏古号每隔一年才会回到南极,因此如果有人想要乘坐,最早也需要等到2027年。媒体对此评论称:俞敏洪的诗与远方为什么会让人产生反感?
那么,为什么这封信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?主要原因是俞敏洪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线员工的感受。作为老板,他享受着财富自由,去游玩南极,并将自己心中的喜悦传达给员工,这让人感觉有些炫耀。在加班辛苦的员工眼中,这种对比显得尤为刺眼。毕竟,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,像南极旅行这样的奢侈享受几乎是无法实现的,而这种对比给人的感觉是,只要员工努力工作,老板就可以走得更远。如果俞敏洪只是发一封普通的内部信,专注感谢员工,并给予一些纪念福利,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反响,争议也不会如此之大。 企业家的言行不仅要考虑到一线员工的感受,还要顾及到网络舆论的反响。很多企业家因言行不当而引发争议,影响自己的形象,甚至可能波及到公司发展。近期,包括西贝的创始人和百果园的老板,都因不当言论受到批评。客观来说,俞敏洪对待员工还是比较不错的,口碑也算是有的。2021年,随着政策的变化,教培行业受到重大冲击,新东方的营收暴跌。在这一过程中,俞敏洪向外界表示,公司对裁员的6万员工进行了补偿,包括n+1的赔偿,退还了学费,甚至将多余的课桌椅捐赠给社会。再者,俞敏洪也曾经历过很多舆论风波,包括处理过董宇辉分家这样的事情,应该对舆论的反响有所预见,因此不太可能是故意为之。或许,俞敏洪在表达时与年轻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,他的行文风格更多是那个时代的产物。他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既细腻又宏观地叙述上海配资网,缺乏换位思考,也未必完全理解网络舆论的多样性,容易引发价值观上的冲突。因此,俞敏洪这次的内部信翻车也提醒了企业管理者,在重要时刻,更应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与员工共情,走到一线和员工一起拼搏。虽然这种做法也带有一定的宣传性质,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,这种亲力亲为的举动,确实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