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人民网-北京频道上海配资网
9月23日,城企协同・共促就业友好 —— 国聘“就业友好城市”及“员工友好企业”双评价项目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国投人力正式推出“就业友好城市”评价体系,北京、苏州、合肥、嘉兴、无锡、厦门等30个城市获评“2025 就业友好城市”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首席专家莫荣,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大数据和政策方针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张一名等学者和来自天津、济南、武汉、福州、青岛、厦门、苏州、无锡、鄂尔多斯、株洲等城市的人社部门负责人及60余名企业代表,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。
莫荣在主旨演讲中表示,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,要让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,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。
圆桌对话环节,张一名与济南、青岛、苏州、鄂尔多斯四个城市共同交流构建全链条就业友好生态的经验做法:济南积极推进政策、机制和手段创新,凭借强劲的产业带动能力、精准的就业供需匹配、优质的技能培训供给和活跃的人才创业氛围,入选2025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。青岛聚焦毕业生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,通过创设大学生来青流动服务第一站、打造就业创业“一件事”服务载体、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,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。苏州持续完善“政策+服务+保障”三位一体的就业生态,促进“人产城”深度融合发展。鄂尔多斯坚持用丰富产业托起更多就业机会,用暖心服务搭建就业帮扶桥梁,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发人才活力。
国聘“就业友好城市”评价项目以“优化城市就业生态、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”为核心宗旨,聚焦城市在就业领域的综合表现,既为求职者选择就业城市提供有益参考,也为城市优化就业服务提供明确目标。
项目构建了“五大维度、10项重点、21个指标”的立体化评估模型,从产业发展支撑、就业服务保障、职业发展潜力、生活环境品质、人才就业生态五个核心维度,系统挖掘就业友好城市的建设成效与实践经验。在评价实施方面,首批选取近5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评价上海配资网,覆盖不同发展阶段、产业类型及地理区域,包括四个直辖市、泛珠三角、长三角、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部分重点城市、中部西部西南区域部分重点城市,以及部分特色产业与转型城市,确保评价结果的代表性与覆盖面。评价以年度为周期,数据采用“多源交叉验证”模式,以政府统计公报等官方统计数据为核心,融合国聘大数据等市场化数据资源,同时结合城市提供的专项支撑材料,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、客观性与可比性。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